中新网福建宁德8月13日电 (记者 吕巧琴 叶茂)在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间党村,青山高耸、草木葱翠,廊桥飞跨、碧波奔腾,一幅“廊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
下党乡地处闽浙两省三县接壤,曾是福建省唯一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作业场所的“五无乡”。
鄙人党村运营着“美好茶馆”的王光朝白叟说,因为交通阻塞、工业单薄、思维落后,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很苦,以至于不敢把猪养得太肥,生怕抬不出去。
村庄复兴,交通先行。这些年,下党乡建成省道S207南北段,一体推进5条进乡公路、10条进村公路改造晋级,离别“车岭车上天”,完成“通途变通途”。
下党乡党委书记吴观前表明,村庄旅行也从无到有、蓬勃开展,办起农家乐、民宿等旅行业态99家,年招待游客打破58万人次,600多人在家门口吃上旅行饭。
安身乡情实践,下党乡高标准打造全国党性教育学习基地,施行“新农人”回归工程,大力开展定制茶园、食用菌、林下经济、优质生果等“1+4”工业1.6万亩;创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带动村团体和乡民双增收。
2023年,下党乡农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952元,比较2018年翻一番。吴观前说,抢抓村庄全面复兴机会,让乡亲们的日子跳过越香甜。
下党乡的美丽嬗变,是五年来宁德市村庄复兴的一个缩影。13日,宁德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重要回信精力五周年座谈会举办。
2019年8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恭喜他们完成了脱贫,鼓舞他们发扬水滴石穿精力,尽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征的村庄复兴之路。
座谈会现场。中新网记者 叶茂 摄
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表明,这五年,宁德以念好“山海经”为指引、以建造“样板区”为方针,引导全市上下在领会回信精力上步步深化、在显示闽东特征上步步深化、在立异复兴机制上步步深化,开始走出了一条“工业先行、以城带乡、文明赋能、生态宜居、党建引领”的闽东特征村庄复兴之路。
在屏南县的龙潭、四坪等古村落,一间间从前破落不胜的古宅被改形成充溢现代艺术气味的书吧、咖啡屋、酒吧、民宿,令人恋恋不舍。
这背面,是屏南县打破结构捆绑,探究引才留才新机制的成效。
方针先行,智汇村庄。出台“一事一议”“支撑文创人才开展”等方针,自主确定林正碌等文创人才60名;引入温铁军教授团队组成屏南村庄复兴研究院,为村庄谋开展……得益于他们的磁吸带动,全国各地“新乡民”350多名来到屏南久居,作业创业。
形形色色,广纳英才。屏南面向社会各界揭露招募农业、文创、电商等13个范畴特聘指导员3批次、139名,出台“揭榜挂帅”项目管理办法,以专长匹配项目、靶向发力,累计施行项目237个、争夺资金5445万元,带动作业近2200人,促进村财增收347万元。
屏南县委书记周春海表明,下一步,屏南县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城乡交融开展,在走好闽东特征村庄复兴之路上展示屏南更大作为。
耕耘山海间,走好复兴路。五年来,宁德市坚持工业先行,高质量开发山海资源,探究了一条“稻花香里说熟年”的兴业富民之路。
以产兴业。宁德经过选育优势工业,深化推进“八个一”、建造“四个园”,推进一二三产交融开展,形成了“一县一业”的特征工业开展格式,五年间八大特征工业的全工业链产量增加60%,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打破200家、增加了四分之一,年产量五百亿元以上的工业链更是从无到有。
以产强村。宁德经过每年培养一批演示企业、演示合作社、演示林场农场,推进县县有园区、业业有龙头,打造出5个百亿强县、24个十亿强镇、50个亿元强村,带动全市2135个行政村平均收入增加了2.7倍,完成了“兴一业而惠千村”的辐射效应。
以产富民。五年间,宁德市农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53.7%,全市三分之一人口经过开展茶工业走上了致富路,30多万人经过饲养大黄鱼鼓起了腰包,30多万人经过栽培食用菌过上了美好的日子。可以说,“一片叶”变成了“复兴叶”,“银耳花”变成了“致富花”,“大黄鱼”变成了“黄金鱼”。
结合村庄工业复兴,宁德市全面打造沿沿海岸线、沿交通干线、要点景区周边等村庄旅行风景线,拓宽金牌旅行村产品业态,加速“美丽村庄”向“美丽经济”蝶变。到2023年末,该市累计创立市级金牌旅行村112个,培养文明复兴演示村120个。
“风雨不忘来时路,感恩猛进再动身。”宁德市市长张永宁表明,重温重要回信,总结沟通村庄复兴的成效经历,研究部署下一步作业,不断把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力引向深化,走好具有闽东特征的村庄复兴之路,奋力编写宁德村庄全面复兴的年代新篇章。(完)